心意隨著不同日子來展現! 新型態電商透過LINE即時送禮創造新業績
明明過了下班時間,卻看到小美還坐在位子上一直按著手機、不知到在忙些什麼,我忍不住走過去關心一下:「小美怎麼還不下班?」她抬起頭來不好意思地說:「在南部工作的朋友,今天上班時被主管罵哭,現在心情很糟,我正在用Line送杯飲料過去、寫張小卡給她,安慰她受傷的心靈。」由此可見Line禮物的便利性,這樣能即時表達當事人心意的小禮物,成為最有溫度的商務服務。
我一直認為Line禮物像是一個新型態的電商,注重更多的互動與送禮,以「裝著禮物的私訊」定位出發,企圖成為日常交流的「儀式」之一,瞄準目前還沒被完全開發的線上社交送禮市場。其實,Line的電商團隊,包括「Line旅遊」、「Line酷券」及「Line購物」,從原本2015年的禮品小舖送貼圖、酷券送電子禮券,進化到可以選擇飲料及禮品等,也成為疫情下送禮的新趨勢。
Line在世界各國中,最早提供送禮服務的就是日本,也因為看到日本在2021年母親節銷售的商品總值比前一年增加了約2.5倍,更讓台灣團隊增加推廣的力道。也因此成功地亮麗轉型,2021年的業績較前一年成長3倍,讓電商趨之若鶩、紛紛想佔一席之地。究竟透過Line送禮,到底好在哪裡?
一、龐大的用戶數:
全台灣擁有2100萬用戶的Line,挾著強大的社群基礎,其中71%討論工作事宜,而有94%是親朋好友聊天。這幾年由於疫情的影響,讓許多以前覺得理所當然、隨時想辦都可以的聚會變得困難重重,這時候Line禮物從聊天視窗出發,只要點「+」就能選擇送禮,讓用戶可以日常活絡感情並進行互動。
二、目前唯一即時連結社群的送禮平台
為什麼大品牌紛紛要在Line禮物上架,就是因為Line掌握了2100萬用戶的生日資訊,觸動365天的送禮時機,這個送禮品的線上購物中心,因為消費者可以「起心動念而後行動」,商機自然強強滾。
三、讓關係更緊密:
目前禮物平台的用戶,以25-44歲為大宗,佔了8成左右,這群用戶也是最需要送禮的人。上司、情人、朋友及家人……透過關係的連結,產生送禮的需求。除了疫情讓見面不易之外,隨著時代的演進,要年輕人提著禮品上朋友家拜訪,好像也哪裡怪怪的,若是聊天冷場怎麼辦…總覺得是父執輩的人才會這麼做,在顧慮甚多的情況下,透過手機送禮,反而更輕鬆自在。
四、送禮互動生活化:
只要用戶在系統中登錄過生日,並啟用「顯示」我的生日,就會顯示在「今日壽星」的欄位中,在朋友及重要客戶生日的前3天,Line禮物都會提醒用戶。除了生日之外,情人節、聖誕節等重大節日,都可以送禮;疫情下不方便回家的母親節、父親節,也可以透過Line送禮來解決,附上自己寫滿心情的互動小卡、讓親人更有fu,對方也可以回覆謝卡,增進彼此的交流。或許未來Line禮物甚至也可以像LinkedIn一樣,有到職幾周年紀念日,或是結合行事曆,提醒交往、結婚紀念日等特殊節日,就可以更精確的送禮表心意。
另一方面,不知道對方喜歡什麼的情況下,也可以先觀察對方有無列出想要的願望清單,若是有參考的品項直接選購,更能送禮送到心坎裡;而用戶可以提前一周規劃預約送禮,也讓時間更有彈性,減少宅配有臨時出現的狀況。
除了生日、節慶之外,商務送禮來培養關係、或是不方便當面和對方說的告白、道歉或安慰,都可以利用Line禮物做到「即時」,而不用擔心錯過最佳時機,或是無法投其所好的痛點,「用價值取代價錢」。
五、多元化的選擇
為了幫用戶選擇適合的禮物,Line禮物的介面上有6大項的「禮物靈感」,包含最夯話題、網美美食集等,另外也可以依照情境選擇,無論是生日、打氣、感謝及抱歉等場景的需求,都可以有建議的選項。
此外,Line禮物也有開放和不同品牌廠商合作,設計不同專案的活動,而獨家內容的禮物卡及限定送禮商品,也會意外吸引到有相關需求的用戶。
六、讓收禮人更無壓力
Line禮物的機制,是在完成交易後,送禮者可以選擇自己填寫地址,或是由收禮人填寫,也因為更能保護隱私,讓Line禮物的退貨率只有0.1%,不像一般電商有10%-20%,省下來的逆物流成本,讓電商能夠有更多經費。
如果是討厭的對象送的禮物,則可以選擇不收受。超過49天而過期的電子票券,會直接退款給送禮者,如果是實體宅配商品,也可以點選取消訂單/退貨,款項也會還給送禮者,不用擔心造成對方的損失。
Line禮物的平台入口轉換率高達40%,高於一般電商平台,也讓電商代操業者,多了一個新戰場。代操業者協助品牌處理與Line禮物合作的金流問題、提供與消費者對帳、電子發票的服務;或是協助開設品牌館上架銷售,並爭取商品行銷資源,在Line主頁、禮物館主題等渠道露出,增加曝光率及能見度,還能透過與品牌商的精準溝通,並搭配不定期的主題包裝,也能在對的時間點讓業績倍增,一般店家最擔心的物流問題上,在理貨及出貨的方面也能提供服務。
這些服務,讓品牌不用擔心人手不足造成的困擾,而Line禮物的平台,畢竟與一般購物平台、拍賣平台不一樣,需要專業及量身打造的經營策略,除了佔先機之外,透過代理的操作,更能符合電商所需,讓品牌可以輕鬆升級、更有餘裕優化體質。
以我經營的美勢科技為例,我們其實有協助代理經營Line禮物的業務,讓品牌可以直接在Line禮物上架販售。除了代理之外,還能進行代營運及行銷操作。甚至在商品設計包裝與訂價上,都能美勢提供多年來累積的行銷意見,讓品牌商增加商品的優勢,目前Line禮物的業績也持續成長當中,是一個品牌值得經營的新型態電商通路平台。
送禮物還不是線上消費的主流,但不分禮物的大小,需求永遠都在,有時候就是一份即時的心意。雖然沒有辦法面對面,但透過一個小小的送禮動作,就能讓對方知道「哇,原來有人在關心著我!」這樣的心情,就具有獨特的意義,Line禮物目前在線上送禮的市場上,位居首位,能夠和全台最大平台合作,就是多了一個新機會,非常值得商家考量及把握。
電商與人工智慧:驅動業務創新與增長的未來 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人工智慧(AI)正成為電子商務(電商)領域的一項重要改變力量。從改善顧客體驗到提升運營效率,AI的潛力在不斷被挖掘和實踐。本文將探討人工智慧在電商中的應用、帶來的好處及未來發展趨勢。 1. 人工智慧在電商中的應用 個性化推薦系統AI可以分析顧客的購買歷史、瀏覽紀錄和偏好,為每位顧客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推薦。這種針對性的行銷策略不僅提高了顧客的滿意度,還能增加轉化率和客單價。 智能搜索功能AI驅動的智能搜索引擎能提高搜索結果的準確性。通過自然語言處理(NLP),顧客可以利用更自然的語言進行查詢,獲得相關產品的推薦,改善搜尋體驗。 虛擬助理許多電商平台採用了虛擬助理(如聊天機器人)來提供即時客戶服務。這些AI助手可以回答顧客的常見問題、處理訂單查詢,並在非高峰時段減少人工客服負擔。 需求預測AI能利用歷史數據進行需求預測幫助企業調整庫存和補貨策略,避免缺貨或積壓,從而優化供應鏈管理。 2. AI帶來的好處 效率提升自動化的AI系統能簡化重複性工作任務,提高效率,讓員工能專注於更具創意和策略性的工作。 增強顧客關係通過提供快速和個性化的服務,企業能夠提高顧客滿意度,從而增強顧客忠誠度和回購率。 更好的決策支持AI驅動的數據分析可以提供深度的市場洞察,幫助企業制定更為精確的策略,預測市場趨勢並迅速調整。 3.…
電商代營運與電商代理:現代商業的雙重選擇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電子商務已成為企業的重要戰略之一。然而,對許多企業而言,經營一個成功的網上商店並不容易。為此,電商代營運和電商代理服務已成為許多企業進入市場的有效途徑。本文將對這兩種模式進行深入探討,幫助商家找出最合適的營運選擇。 一、電商代營運 電商代營運指的是企業將整個或部分電子商務運營責任外包給專業的運營商,以確保電商平台的高效運行。這種模式涵蓋從產品上架、網站維護、庫存管理到市場行銷和客戶服務等多個方面。 優勢: 專業性:代營運公司通常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專業知識,能為企業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 節省時間:企業無需投入大量時間在日常運營中,可以專注於策略和增長。 提升效率:專業團隊能夠利用其資源和工具,有效提高運營效率和銷售額。 適用情況:對於初創企業或缺乏經驗的公司,選擇代營運能有效減少市場進入的障礙,並快速獲得市場份額。 二、電商代理 電商代理則是指企業將其產品的銷售授權給代理商,通常這些代理商擁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和客戶基礎。代理商負責產品的推廣、銷售及售後服務,而企業依然保持產品的所有權。 優勢: 快速市場擴展:代理商可以利用自身的市場知識和客戶網絡,幫助企業快速打入新市場。 降低企業風險:企業不需要負擔全額的市場開發成本,從而可以獲得更高的風險控制。 靈活性:代理商能夠快速調整策略以適應市場需求,企業可以隨時根據表現評估合作伙伴。…
整合行銷策略:如何提升代營運的效益? 在當今的電商環境中,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必須尋找創新的方法來提升銷售績效。整合行銷策略作為一種全方位的行銷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代營運的效益,促進業務成長。本文將探討如何實施整合行銷策略,以優化電商代營運的結果。 1. 了解目標市場 整合行銷的第一步是深入了解您的目標市場。透過市場調查,收集消費者的需求、習慣和偏好數據。這些信息將為後續的行銷活動提供基礎,幫助您制定符合消費者期望的行銷策略,提升整體效果。 2. 多管道行銷 整合行銷的核心在於利用多種行銷管道,有效觸及不同的潛在客戶。通過結合社交媒體、電子郵件行銷、內容行銷、SEO和PPC廣告等不同渠道,您可以擴大品牌的曝光率,並提升轉化率。此外,各渠道之間的協同作用能達到更好的行銷效果。 3. 創造一致的品牌形象 在所有行銷渠道中保持一致的品牌形象和信息傳遞至關重要。不論是視覺設計還是品牌聲音,應該確保無論消費者在哪個平台接觸到你的品牌,都能感受到相同的價值與信念。這樣可以增加品牌的信任度與認知度,有助於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4. 數據分析與優化 利用數據分析工具來評估各種行銷活動的效果是提升代營運效益的關鍵。通過分析數據,您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渠道的表現,辨別哪些策略有效,哪些需要改進。持續的數據監測和分析將幫助您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快速調整策略,靈活應對。 5.…
電商可持續發展:企業與環境責任的未來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議題。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環境責任不僅是道德義務,還是提升品牌形象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本文將探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以及企業在這一領域的責任與機會。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 可持續發展是指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這意味著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取得平衡,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的保護。 為什麼可持續發展對企業重要? 品牌形象提升:實施可持續發展策略的企業能夠提升品牌形象,消費者越來越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選擇那些對環境負責的品牌。 法規遵循:隨著環境保護法規的加強,企業需要遵從相關規範以避免法律風險。 成本節約:透過資源的有效管理和節約,企業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市場競爭力:可持續發展不僅能為企業打開新的市場機會,還能吸引對環境友好的消費者群體。 企業如何實踐可持續發展? 綠色供應鏈:企業應選擇環保材料,優化供應鏈,減少碳排放和廢物。 能效管理:投資於節能設備和可再生能源,減少能源消耗和運營成本。 社會責任:參與社區建設、支持公益項目,增強員工參與感和忠誠度。 創新與技術: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以提升可持續發展的效益,例如利用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優化資源配置。 面臨的挑戰…
電商是什麼?深入了解電子商務的概念與發展 在當今數位化快速發展的時代,電子商務(簡稱電商)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電商到底是什麼?它如何運作?這篇文章將幫助你深入了解這一重要的商業模式。 電商的定義 電子商務是指在互聯網上進行商品和服務的買賣活動。這不僅包括線上商店的銷售,還涵蓋了各種形式的電子交易,如拍賣平台、B2B交易、市場平台等。簡而言之,任何通過電子方式實現的商業交易都可以被視為電子商務。 電商的主要類型 電商可根據交易的參與者分為幾種類型: B2C(商業對個人):企業將產品或服務直接銷售給消費者,例如亞馬遜和淘寶。 B2B(商業對商業):企業之間進行交易,這通常涉及大量的訂單和商業合約,如阿里巴巴。 C2C(個人對個人):個人之間進行買賣,通常通過專門的平台,例如eBay或Facebook Marketplace。 C2B(個人對商業):個人將產品或服務銷售給企業,例如自由職業者在平台上提供服務。 電商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的普及,電商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從最初的簡單網頁到如今的多媒體平台,購物體驗變得愈加豐富。同時,移動端的崛起使得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購物,改變了傳統的消費模式。 電商的優勢 便利性:消費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購物,而不需要親自到商店。…
2025年電子商務趨勢:未來的商業發展方向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消費者行為的變化,電子商務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對於企業而言,了解未來的電子商務趨勢對於制定成功的商業策略至關重要。本文將探討2025年可能出現的幾大電子商務趨勢。 1. 以客戶為中心的購物體驗 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和即時化需求的提升,企業需更加重視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購物體驗。這包括不僅在產品上進行個性化設計,還要提供量身定制的推薦和廣告,讓消費者感受到貼心的服務。 2.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普及 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技術將在未來幾年內持續融合進入電子商務。在產品推薦、客戶服務(如聊天機器人)和庫存管理等方面,AI將幫助企業提高效率和改善用戶體驗。 3. 移動商務的持續增長 移動設備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手機進行網購。根據市場研究,预计到2025年,移動端的購物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因此,企業需要優化其移動網站和應用程序,以提高用戶友好度和轉換率。 4. 短視頻與直播購物興起 隨著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增強,短視頻和直播購物將成為重要的銷售渠道。品牌可以透過直播來展示產品、與顧客互動,這不僅能提高品牌知名度,還能增強購買慾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