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節慶行銷別錯過 對的銷售策略才能讓業績翻多倍

電商節慶行銷別錯過 對的銷售策略才能讓業績翻多倍

現在節慶行銷越做越早,同樣做電商的友人和我分享,覺得很誇張、很好笑,但我忍不住提醒他:「年菜的菜餚一定是過年才能吃的嗎?如果是家常菜,現在提貨先享用,覺得不錯就會再回購,原本以為年菜只能『賺一波』的概念,就不適用了,在過年之前,沒有其他適合推廣中菜的檔期下,這樣的操作,是不是反而更聰明、創造更多營業額?」被我這樣一說,他才恍然大悟。

根據Statista Digital Market Outlook的統計,台灣的線上消費者,有63.8%每星期會透過網路購買服務及產品;有34.7%每周透過網路購買雜貨及日用品;有13.9%會利用網路購買二手商品;另外有38.6%會使用線上比價網的服務,顯示電商市場的使用度日漸增加。而許多電商平台自創雙11、1212或618等活動,幾乎每個月都有「造節」,為什麼節慶行銷重要?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節慶有特殊需求

送禮給母親、岳母或婆婆的母親節,全家團聚的過年、端午及中秋節,情侶夫妻會過的情人節,針對兒童的婦幼節、萬聖節及聖誕節,適時利用消費者「不得不花錢」的場合下推出活動吸引買氣,非常適合。

根據Meta foresight Interactive Report的報告,節慶購物季,消費者最常購買的五大類別商品分別為消費性商品、基本零售、娛樂性產品、科技商品及旅遊商品,品牌就可以根據自家商品屬性,決定要跟的節慶及規畫活動。

二、不同節慶有不同的受眾

就像農曆初一十五有些民眾會吃素、初二十六要拜拜,農曆七月半就是要普渡,以前都要媽媽們辛苦地準備三牲或是拜拜的品項,隨著時代的進步,開始有料理好的三牲(甚至素三牲也有),量販店也有普渡用的「零食包」,讓家庭及公司行號可以直接買來用。

若是其他品項的產品,則可以透過過往收據的顧客資訊,經過大數據分析消費者的年齡、性別及購買習慣,選擇參與的節慶。或是從其他管道獲取資料。例如從以Google的資料顯示,有25%雙11購物節消費者屬於輕度的網購使用者,愛購買的則是3C產品及家電、美妝時尚及保健食品。

三、大家都在討論

從平台的搜尋趨勢來看,在節日開始的前兩周,就開始有消費者會以購物節的名稱做為關鍵字,為購物開始準備。

想要做好節慶行銷,也有以下的關鍵因素:

一、知道消費者要的是什麼樣的優惠或服務

根據GWI.com在2021年Q3也做了統計,驅動台灣消費者線上購買的主要誘因,前十名分別為:

(一)提供免運費服務

(二)提供折扣與優惠

(三)簡單的結帳流程

(四)可現金交易(配送)

(五)有積極的顧客評論

(六)提供簡易的退貨機制

(七)提供隔日配送

(八)提供免額外收費的安裝選項

(九)品牌在社群媒體可見

(十)提供品牌忠誠點數

其他誘因則還包括:提供訪客結帳功能、擁有對環境友善的認證、Click & Collect、提供獨家的內容,以及提供即時的聊天窗口服務。透過這樣的統計,可以看出消費者「最在乎的點」,做出符合需求的行銷活動,也順便優化現有的購物網站及金物流。

二、打造節慶氛圍

常見的線上曝光活動如下:

(一)社群貼文發布:

無論是公告檔期及相關資訊,或是以貼文引發討論度,都是最基本的行銷活動。為了避免消費者的「視覺疲勞」,在圖片的使用及文字的編排上,都需要隨著活動的季節或是訴求而做變換,才不會被「嫌棄」。

另外,也要活用#hashtag,關鍵字的使用,也會增加曝光、被搜尋的機率。

(二)App推播、官方帳號通知

透過優惠券、抽獎券的發放,先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再根據消費者過去的消費習慣,推薦適合的活動,例如消費回饋金、滿額打折、滿額回饋金、滿額免運、滿額贈禮,或是任選幾件現折、任選幾件均一價、多件優惠、加價優惠購,還有買A送B、限時折扣、限制回饋翻倍或搭配限量贈品,可以做的行銷推廣方法很多,最重要的則是看「商品屬性」、「消費者購物記錄」及「如何吸引新客下單」。

(三)發送簡訊、EDM

投遞相關訊息給會員、曾經購買過的顧客,快速吸引客戶注意力。藉著祝賀消費者佳節愉快的同事,順便提供優惠活動和相關資訊,引發消費者的購物慾望,提升對品牌的印象。若是可以的話,甚至可以發送給客戶「不重複的折扣序號」,從序號的使用就可以精準追蹤行銷成效,並且佈局後續的個人化再行銷。

(四)與網紅(KOL)合作

透過網紅的流量,吸引其粉絲轉化成品牌的新用戶,增加更多客源的可能性。合作的方式有:

1.貼文合作:利用貼文曝光,可以做為新產品上架,或是節慶預熱時,讓粉絲注意到品牌及產品。

2.直播合作:若是粉絲數極高的網紅,可以透過直播讓更多人認識品牌。

3.專屬賣場:提供網紅的粉絲專屬折扣碼或是專屬賣場,可以做為節慶前的曝光,也可以知道網紅的轉換率及成效,做為日後是否繼續合作的參考。

此外,活動進行前也還要注意商品的備貨量、金物流是否可以配合,若是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也會影響消費者觀感,甚至變成客訴及損失。在完成活動後,也要感謝消費者,可以搭配「滿意度調查」,甚至回覆後會贈送下次使用的折價券等方式,讓消費者感受到被重視的感覺,或是提供「推薦好友禮」,再創造新的消費也不無可能。

根據Facebook節慶購物季行銷指南,70%的亞太地區消費者會傾向在節慶期間消費,有68%的消費者更常在節慶期間探索新品資訊,所以身為電商主,一定要好好規劃每一次要參加的電商節慶,才有機會賺的盆滿缽滿!

Recommend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