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經營者運用「商品組合」策略 達到1+1>2的成效
中元節快到了,經過每家便利超商,都可以看到「普渡包」,各式各樣的零食被裝在同一個袋子內,這就是「商品組合」,也是所有公司最努力想要做到的「提高客單價」。但是,並非所有企業的商品和服務都可以被「捆綁(Bundle)」在一起,要達到加分的效果,取決於「商品力」和「搭售力」,公司如何做出正確的策略,對結果的影響非常深遠。
一般而言,商品組合不管在實體店面或網路商店都可以操作,因為零售市場已相當飽合,要打敗競爭者必須想出更多新招,因此它也具有下列優勢:
一、降低銷售成本:
透過將某些商品捆綁銷售,可以節省分開打廣告的費用,藉此提高營銷效率。
二、提升品牌形象:
原本已經成熟的品牌,趁著商品組合的機會「以老帶新」,讓新推出,或是較不成熟的品牌萻著聯合捆綁,提高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知名度。若是使用功能上為互補的商品品項,則可以讓成熟品牌藉此提升顧客滿意度,優化品牌形象。
三、增加抗風險能力:
消費者若是能「一站式購足」,就會提高對品牌的黏著度。透過商品組合的形式,讓他同時取得兩件甚至以上的產品,就會讓消費者在一段時間內只能使用自家公司的商品,不但提高了市佔率,也增加了銷售量,而且等於同時排除了部分競爭者。
四、清庫存
許多保存期限即將屆滿的商品,可以透過「加價購」的方式吸引消費者試試看。對消費者來說,因為便宜,所以值得試試看。未來消費者在選購時,若是有良好的使用經驗,就有機會讓它成為忠實的回頭客。
五、測試顧客喜好度
只有對商品的「感知價值」高於實際需要支付的價格時,消費者心中才會點亮「划算」的fu,願意進一步消費。不妨可以讓公司的「爆品」,也就是廣告品、具有高轉換率的商品做為延伸應用,搭配新品或是其它想力推的商品,透過反覆不同的測試、經常性地推出組合,來獲得最高的效益並帶動新品的成長、逐漸出現話題性。
至於如何決定商品組合,則必須要以「滿足顧客需求」為出發點,無論是選品、決定商品組合及價格擬定,都需要讓顧客感受到價值。商品組合其實也是行銷活動的一種,用多種商品的總價來模糊消費者對個別產品的認知,讓他們無法認出哪個商品其實是最有折價空間的商品,店家才不致於「打到骨折」。而商品組合又能分成以下幾種:
一、明星熱銷商品組:
選出熱銷的商品在特定的節慶活動推出「銷售冠軍款」、「網紅推薦款」或「明星熱賣款」等不同的名目組合在一起,可以吸引對品牌不熟悉的新客來嘗試。
二、大份量商品組:
就像百貨公司周年慶時,化妝品專櫃會做的「同商品買大送小」促銷組,從既有客戶的數據資料中,找出較多人買單的商品,可以吸引忠誠度高的會員來購買,以「提高客單價」為目的。
三、交叉銷售:
在消費者滿足購物目標的同時,又鼓勵他們再購買其他產品 將互補或有潛在關連性的商品放在一起銷售。不過在決定商品組合時,必須要活用大數據分析,了解消費者購物的偏好,才能順利讓他們買單。
四、加價購:
搭配節慶主題的商品,或是相關的周邊商品,則可以透過加價購的方式,讓消費者「單品加價購」,進而買下原本沒有打算要購買的商品。
五、滿額購:
許多電商的網頁,都在結帳的頁面下方,放下一些加購品的連結,這些加購品就適合放上「無痛」、「毋須思考」的商品,例如環保購物袋,或是日常消耗品等。這種追加銷售的方式,也需要注意到:(1)網頁設計可以直接加入購物車,而不是要再跳回上一頁、再按一次結帳,如此的繁鎖會讓消費者覺得麻煩而乾脆放棄;(2)簡單可以打動顧客的商品就好。
六、限時活動:
限定時間的優惠組合,也是可以讓忠實顧客「浮出水面」的時候,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但這就需要搭配電子報、簡訊或推播通知等,才能正確吸引到注意力。
推廣商品組合時,也需要注意具體的行銷策略:
一、時機:
不符合季節的商品推出優惠組合,會讓消費者覺得店家沒有誠意、擺明了消庫存,對於品牌的形象就會產生一定程度的損耗。另外也可以善用節慶,推出不同的組合來配合促銷。
二、價格:
強調「組合更便宜」,比原價少了多少錢,將有助於刺激喜歡特價、在乎有「物超所值」感受的消費者。
而評估商品組合的價格成本和收益同樣非常重要,捆綁的商品組合在價格上,要能比單獨銷售創作更高的額外收益,表示此銷售方案是可行的。
而部份商品組合中的「搭配性商品」,則要去考量它在消費者心中的感知價值。如果它本身是滯銷品,則不妨用成本價的方式去搭配熱賣商品;若仍然賣不動的話,下一次則只能把它當成活動時的贈品,就不適合再出現在商品組合內。
另外也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消費者預支了消費、選擇了商品組合,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內,對相近似商品的購買力會下降,店家的庫存及資金上,也需要做相對應的調整,才不會產生資金周轉及高庫存的問題。
三、位置
將商品組合放在顯眼的地方,確保消費者能看到。例如在單品的網頁上,旁邊顯示相關組合包的價格及內容;另外開一個網頁,分類就是「組合商品」;或是「會員專屬」及「期間限定」等不同主題的字眼,也都可以吸引會員及過路客想要一探究竟的心理。而且男性和女性在網頁瀏覽時的習慣也大不相同,男性習慣一次性購足,女性喜歡一項一項看、各方比較,店家也可以根據商品性質做出不同的頁面來對應。
企業提高獲利的方式,不外乎提高客單價及增加新商品/服務。除了免運之外,要讓消費者提高購買力,就需要讓商品更有吸引力。正確的商品組合策略,才能避免落入單純促銷的陷阱,為了不讓商品在消費者心中愈來愈「貶值」,只有好的商品組合才能創造對的導購力!
電商與人工智慧:驅動業務創新與增長的未來 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人工智慧(AI)正成為電子商務(電商)領域的一項重要改變力量。從改善顧客體驗到提升運營效率,AI的潛力在不斷被挖掘和實踐。本文將探討人工智慧在電商中的應用、帶來的好處及未來發展趨勢。 1. 人工智慧在電商中的應用 個性化推薦系統AI可以分析顧客的購買歷史、瀏覽紀錄和偏好,為每位顧客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推薦。這種針對性的行銷策略不僅提高了顧客的滿意度,還能增加轉化率和客單價。 智能搜索功能AI驅動的智能搜索引擎能提高搜索結果的準確性。通過自然語言處理(NLP),顧客可以利用更自然的語言進行查詢,獲得相關產品的推薦,改善搜尋體驗。 虛擬助理許多電商平台採用了虛擬助理(如聊天機器人)來提供即時客戶服務。這些AI助手可以回答顧客的常見問題、處理訂單查詢,並在非高峰時段減少人工客服負擔。 需求預測AI能利用歷史數據進行需求預測幫助企業調整庫存和補貨策略,避免缺貨或積壓,從而優化供應鏈管理。 2. AI帶來的好處 效率提升自動化的AI系統能簡化重複性工作任務,提高效率,讓員工能專注於更具創意和策略性的工作。 增強顧客關係通過提供快速和個性化的服務,企業能夠提高顧客滿意度,從而增強顧客忠誠度和回購率。 更好的決策支持AI驅動的數據分析可以提供深度的市場洞察,幫助企業制定更為精確的策略,預測市場趨勢並迅速調整。 3.…
電商代營運與電商代理:現代商業的雙重選擇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電子商務已成為企業的重要戰略之一。然而,對許多企業而言,經營一個成功的網上商店並不容易。為此,電商代營運和電商代理服務已成為許多企業進入市場的有效途徑。本文將對這兩種模式進行深入探討,幫助商家找出最合適的營運選擇。 一、電商代營運 電商代營運指的是企業將整個或部分電子商務運營責任外包給專業的運營商,以確保電商平台的高效運行。這種模式涵蓋從產品上架、網站維護、庫存管理到市場行銷和客戶服務等多個方面。 優勢: 專業性:代營運公司通常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專業知識,能為企業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 節省時間:企業無需投入大量時間在日常運營中,可以專注於策略和增長。 提升效率:專業團隊能夠利用其資源和工具,有效提高運營效率和銷售額。 適用情況:對於初創企業或缺乏經驗的公司,選擇代營運能有效減少市場進入的障礙,並快速獲得市場份額。 二、電商代理 電商代理則是指企業將其產品的銷售授權給代理商,通常這些代理商擁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和客戶基礎。代理商負責產品的推廣、銷售及售後服務,而企業依然保持產品的所有權。 優勢: 快速市場擴展:代理商可以利用自身的市場知識和客戶網絡,幫助企業快速打入新市場。 降低企業風險:企業不需要負擔全額的市場開發成本,從而可以獲得更高的風險控制。 靈活性:代理商能夠快速調整策略以適應市場需求,企業可以隨時根據表現評估合作伙伴。…
整合行銷策略:如何提升代營運的效益? 在當今的電商環境中,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必須尋找創新的方法來提升銷售績效。整合行銷策略作為一種全方位的行銷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代營運的效益,促進業務成長。本文將探討如何實施整合行銷策略,以優化電商代營運的結果。 1. 了解目標市場 整合行銷的第一步是深入了解您的目標市場。透過市場調查,收集消費者的需求、習慣和偏好數據。這些信息將為後續的行銷活動提供基礎,幫助您制定符合消費者期望的行銷策略,提升整體效果。 2. 多管道行銷 整合行銷的核心在於利用多種行銷管道,有效觸及不同的潛在客戶。通過結合社交媒體、電子郵件行銷、內容行銷、SEO和PPC廣告等不同渠道,您可以擴大品牌的曝光率,並提升轉化率。此外,各渠道之間的協同作用能達到更好的行銷效果。 3. 創造一致的品牌形象 在所有行銷渠道中保持一致的品牌形象和信息傳遞至關重要。不論是視覺設計還是品牌聲音,應該確保無論消費者在哪個平台接觸到你的品牌,都能感受到相同的價值與信念。這樣可以增加品牌的信任度與認知度,有助於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4. 數據分析與優化 利用數據分析工具來評估各種行銷活動的效果是提升代營運效益的關鍵。通過分析數據,您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渠道的表現,辨別哪些策略有效,哪些需要改進。持續的數據監測和分析將幫助您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快速調整策略,靈活應對。 5.…
電商可持續發展:企業與環境責任的未來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議題。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環境責任不僅是道德義務,還是提升品牌形象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本文將探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以及企業在這一領域的責任與機會。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 可持續發展是指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這意味著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取得平衡,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的保護。 為什麼可持續發展對企業重要? 品牌形象提升:實施可持續發展策略的企業能夠提升品牌形象,消費者越來越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選擇那些對環境負責的品牌。 法規遵循:隨著環境保護法規的加強,企業需要遵從相關規範以避免法律風險。 成本節約:透過資源的有效管理和節約,企業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市場競爭力:可持續發展不僅能為企業打開新的市場機會,還能吸引對環境友好的消費者群體。 企業如何實踐可持續發展? 綠色供應鏈:企業應選擇環保材料,優化供應鏈,減少碳排放和廢物。 能效管理:投資於節能設備和可再生能源,減少能源消耗和運營成本。 社會責任:參與社區建設、支持公益項目,增強員工參與感和忠誠度。 創新與技術: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以提升可持續發展的效益,例如利用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優化資源配置。 面臨的挑戰…
電商是什麼?深入了解電子商務的概念與發展 在當今數位化快速發展的時代,電子商務(簡稱電商)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電商到底是什麼?它如何運作?這篇文章將幫助你深入了解這一重要的商業模式。 電商的定義 電子商務是指在互聯網上進行商品和服務的買賣活動。這不僅包括線上商店的銷售,還涵蓋了各種形式的電子交易,如拍賣平台、B2B交易、市場平台等。簡而言之,任何通過電子方式實現的商業交易都可以被視為電子商務。 電商的主要類型 電商可根據交易的參與者分為幾種類型: B2C(商業對個人):企業將產品或服務直接銷售給消費者,例如亞馬遜和淘寶。 B2B(商業對商業):企業之間進行交易,這通常涉及大量的訂單和商業合約,如阿里巴巴。 C2C(個人對個人):個人之間進行買賣,通常通過專門的平台,例如eBay或Facebook Marketplace。 C2B(個人對商業):個人將產品或服務銷售給企業,例如自由職業者在平台上提供服務。 電商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的普及,電商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從最初的簡單網頁到如今的多媒體平台,購物體驗變得愈加豐富。同時,移動端的崛起使得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購物,改變了傳統的消費模式。 電商的優勢 便利性:消費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購物,而不需要親自到商店。…
2025年電子商務趨勢:未來的商業發展方向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消費者行為的變化,電子商務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對於企業而言,了解未來的電子商務趨勢對於制定成功的商業策略至關重要。本文將探討2025年可能出現的幾大電子商務趨勢。 1. 以客戶為中心的購物體驗 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和即時化需求的提升,企業需更加重視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購物體驗。這包括不僅在產品上進行個性化設計,還要提供量身定制的推薦和廣告,讓消費者感受到貼心的服務。 2.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普及 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技術將在未來幾年內持續融合進入電子商務。在產品推薦、客戶服務(如聊天機器人)和庫存管理等方面,AI將幫助企業提高效率和改善用戶體驗。 3. 移動商務的持續增長 移動設備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手機進行網購。根據市場研究,预计到2025年,移動端的購物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因此,企業需要優化其移動網站和應用程序,以提高用戶友好度和轉換率。 4. 短視頻與直播購物興起 隨著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增強,短視頻和直播購物將成為重要的銷售渠道。品牌可以透過直播來展示產品、與顧客互動,這不僅能提高品牌知名度,還能增強購買慾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