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造節是趨勢 電商經營者一定要了解的電商造節戰略思維
因為疫情,零接觸消費模式成為日常,因此轉向線上購物的族群,成為電商新藍海,而既存的線上消費者也必須再深化,就讓節慶成為最好的「加速器」,無論是「既有節慶再行銷」如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還是「響應其他地區的電商造節」如618、1111及1212,「周年慶」還是「主題型打造」如開學季、聖誕節,電商當然都不能錯過。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調查2020的網購消費者,顯示有52.9%的消費者在線上線下的購物頻率各半,18至25歲的比例更接近6成,更有超過7成的消費者曾參與電商購物節,約6成最常參加雙11,其他依序則為雙12、99購物節、黑色星期五及618。
第四季一向是電商購物季最火熱的時期,從蝦皮購物「9.9超級購物節」拉開序幕。以台灣今年的業績來看,開跑3小時就超過2020年活動整日業績,再加上「0元免運」、「商城85折券」、「9元飲品全台喝」等活動的加持下,當日就賣出200萬杯飲料,連口罩都賣出300萬個,消費紅不讓。
最值得電商注意的地方,莫過於以往多數消費者習慣在純電商平台網購,但目前也有3成的消費者會優先選擇實體零售網購通路,顯示市場具有發展潛力,無論有沒有店面優勢,直接面對消費者(D2C,Direct to customer)成為趨勢,品牌業者在布局數位轉型、建立線上通路之際,如何配合節慶定行銷策略,成為重中之重。
消費者都有預期心理,期待在節慶中能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資策會的報告顯示,最能打動消費者的前五大網購促銷手段,分別是免運費、買一送一、半價、第二件免費及消費滿額優惠,以下則分別敘述一般較常見的八種銷貨策略:
一、免運優惠:
消費者達到指定金額或件數,即可獲得免優惠。在決定是否下單時,往往對運費百般糾結,店家不妨在節慶時,放寬標準,吸引看很久的消費者「衝一波」。
二、打折優惠:
對於庫藏品、短效期的商品,買一送一、半價及第二件免費是最快能夠銷貨的方式。另外滿件打折、滿件折現,如「任選三件599」,也是消費者容易被吸引的方式。
三、限量超殺組合:
除了「下殺」、「回饋」及「特賣」之外,推出限量的「破盤優惠組合」也很能帶來人流,若是組合搭配流行的卡通人物、限定「只有本檔銷售」,除了既有消費者之外,卡通人物的粉絲也會被吸引一波,或許還會順道購買其他商品,拉抬整體銷售額。
四、全館折扣優惠:
所有商品直接給予折扣,店家可以透過統計的銷售數量,決定每件商品給予的折扣數,簡單粗暴,但消費者很願意買單。
五、滿額折現或送禮券:
當消費達一定金額時,立即享受優惠,如購物車滿三千送三百,或是下次使用禮券可以折抵,都讓消費者很「有感」。但店家決定滿額的門檻時,一定要經過精算,才能避免曲高和寡,或是大失血的情形。
六、發送折價券
對於新客、一般客戶、VIP及VVIP,給予不同的獎勵性折價券,來激起消費者的購買慾。如果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建置得當,就能利用分析數據找到消費者的潛在需求,提供個性化的行銷溝通及服務,例如「購物車裡尚有未結帳商品」、「限時特惠」及「新客戶專屬優惠」,都能滿足各種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七、滿額贈禮
消費達一定金額時,就能夠獲得禮品。例如美妝店家可以在此時搭配新上市產品,贈送小容量的試用品給消費者,達到推廣的效果。
八、抽獎活動
許多平台都喜歡抽iPhone,就可以知道這是非常吸引人的銷售手段,滿一定金額就能抽獎,也可以帶來人流,並吸引新粉絲的關注。
既然「電商造節」已經是全球電商市場的趨勢,決定銷貨策略之後,何時開始行銷、怎麼做,也是「創意大比拼」的時候。一般來說,電商需要想清楚,究竟想透過這一檔活動,達到什麼效益。
無論是透過優惠活動來推廣品牌知名度、降低首次購買客戶的疑慮而做的「吸引新客」,或是透過專屬活動來「鞏固舊客」,還是借著優惠活動來「提高銷售額」,四大時間點也是需要注意的部分:
一、備戰決定期:
活動開始前一個月,就需要參照之前此檔節慶活動的銷售分析,決定目標客群及定義行銷主軸。無論是吸引大量新客加入會員、下載App,或是老客戶回饋,都可以先做好規劃,並且在主視覺廣告上,明顯秀出開門見山的優惠,無論是網站上輪播式Banner,或是其他地方的Banner廣告,都要維持可讀性,增加「限特、限量、下殺、回饋、特賣」等字眼,讓訪客匆匆一瞥就能了解優惠內容,快速勾起他們的興趣,另外也可以藉由社群舉辦直播互動、製作新品開箱影片,廣告投放及將搜尋引擎最佳化,與大量的顧客交流,先曝光創造導購商機。
二、暖身開跑期:
在活動開始前一周,就需要加大導流,幫促銷主題規畫配套的網路活動,創造社群擴散力。例如投票送優惠券、參加心理測驗、點閱星座運勢都能出現推薦小物,有趣味的互動及分享,能增加消費者的點閱率。
三、衝刺活動期:
活動一開始,就要馬上導購,創造每天來逛逛的誘因,如整點App推播搶爆殺品、每日簽到抽贈品、當日限定折價券等,也增加會員黏著度及驚喜感。若是有門市的電商,則可以OMO(Online Merge Offline)虛實助攻,落實全通路行銷,將宣傳效果最大化,也能趁機募集會員及Line好友。
四、加碼調整期:
在活動結束後一周,可以調整Banner,將還有庫存的人氣商品快閃出清,加強結帳意願;也可以發佈品牌感謝文,將熱賣品統計出來,引發消費者從眾心理來提高轉換率;或是針對不同等級消費者進行分眾,提供不同優惠的隱型賣場,都能趁機拉到猶豫的消費者,並且利用後台分析,為優化下一波活動做準備。
有經驗的電商,可以參考過去的銷售業機、產品組合、行銷方式,來對今年的目標及消費者市場做判斷,無論如何,對舊客可以多用產品理念經營、維持關係,對於新客戶則以曝光會員、優惠資訊來增加留存度為目標,要使品牌可長可久,絕對不是光靠價格就能成功,惟有讓消費者認同品牌、企業,搭配注重個人真實需求及商品實用價值,才能走更遠的路。
電商與人工智慧:驅動業務創新與增長的未來 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人工智慧(AI)正成為電子商務(電商)領域的一項重要改變力量。從改善顧客體驗到提升運營效率,AI的潛力在不斷被挖掘和實踐。本文將探討人工智慧在電商中的應用、帶來的好處及未來發展趨勢。 1. 人工智慧在電商中的應用 個性化推薦系統AI可以分析顧客的購買歷史、瀏覽紀錄和偏好,為每位顧客提供個性化的產品推薦。這種針對性的行銷策略不僅提高了顧客的滿意度,還能增加轉化率和客單價。 智能搜索功能AI驅動的智能搜索引擎能提高搜索結果的準確性。通過自然語言處理(NLP),顧客可以利用更自然的語言進行查詢,獲得相關產品的推薦,改善搜尋體驗。 虛擬助理許多電商平台採用了虛擬助理(如聊天機器人)來提供即時客戶服務。這些AI助手可以回答顧客的常見問題、處理訂單查詢,並在非高峰時段減少人工客服負擔。 需求預測AI能利用歷史數據進行需求預測幫助企業調整庫存和補貨策略,避免缺貨或積壓,從而優化供應鏈管理。 2. AI帶來的好處 效率提升自動化的AI系統能簡化重複性工作任務,提高效率,讓員工能專注於更具創意和策略性的工作。 增強顧客關係通過提供快速和個性化的服務,企業能夠提高顧客滿意度,從而增強顧客忠誠度和回購率。 更好的決策支持AI驅動的數據分析可以提供深度的市場洞察,幫助企業制定更為精確的策略,預測市場趨勢並迅速調整。 3.…
電商代營運與電商代理:現代商業的雙重選擇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電子商務已成為企業的重要戰略之一。然而,對許多企業而言,經營一個成功的網上商店並不容易。為此,電商代營運和電商代理服務已成為許多企業進入市場的有效途徑。本文將對這兩種模式進行深入探討,幫助商家找出最合適的營運選擇。 一、電商代營運 電商代營運指的是企業將整個或部分電子商務運營責任外包給專業的運營商,以確保電商平台的高效運行。這種模式涵蓋從產品上架、網站維護、庫存管理到市場行銷和客戶服務等多個方面。 優勢: 專業性:代營運公司通常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專業知識,能為企業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 節省時間:企業無需投入大量時間在日常運營中,可以專注於策略和增長。 提升效率:專業團隊能夠利用其資源和工具,有效提高運營效率和銷售額。 適用情況:對於初創企業或缺乏經驗的公司,選擇代營運能有效減少市場進入的障礙,並快速獲得市場份額。 二、電商代理 電商代理則是指企業將其產品的銷售授權給代理商,通常這些代理商擁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和客戶基礎。代理商負責產品的推廣、銷售及售後服務,而企業依然保持產品的所有權。 優勢: 快速市場擴展:代理商可以利用自身的市場知識和客戶網絡,幫助企業快速打入新市場。 降低企業風險:企業不需要負擔全額的市場開發成本,從而可以獲得更高的風險控制。 靈活性:代理商能夠快速調整策略以適應市場需求,企業可以隨時根據表現評估合作伙伴。…
整合行銷策略:如何提升代營運的效益? 在當今的電商環境中,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必須尋找創新的方法來提升銷售績效。整合行銷策略作為一種全方位的行銷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代營運的效益,促進業務成長。本文將探討如何實施整合行銷策略,以優化電商代營運的結果。 1. 了解目標市場 整合行銷的第一步是深入了解您的目標市場。透過市場調查,收集消費者的需求、習慣和偏好數據。這些信息將為後續的行銷活動提供基礎,幫助您制定符合消費者期望的行銷策略,提升整體效果。 2. 多管道行銷 整合行銷的核心在於利用多種行銷管道,有效觸及不同的潛在客戶。通過結合社交媒體、電子郵件行銷、內容行銷、SEO和PPC廣告等不同渠道,您可以擴大品牌的曝光率,並提升轉化率。此外,各渠道之間的協同作用能達到更好的行銷效果。 3. 創造一致的品牌形象 在所有行銷渠道中保持一致的品牌形象和信息傳遞至關重要。不論是視覺設計還是品牌聲音,應該確保無論消費者在哪個平台接觸到你的品牌,都能感受到相同的價值與信念。這樣可以增加品牌的信任度與認知度,有助於促進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4. 數據分析與優化 利用數據分析工具來評估各種行銷活動的效果是提升代營運效益的關鍵。通過分析數據,您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渠道的表現,辨別哪些策略有效,哪些需要改進。持續的數據監測和分析將幫助您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快速調整策略,靈活應對。 5.…
電商可持續發展:企業與環境責任的未來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議題。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環境責任不僅是道德義務,還是提升品牌形象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本文將探討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以及企業在這一領域的責任與機會。 可持續發展的定義 可持續發展是指在滿足當代需求的同時,不損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這意味著在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取得平衡,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的保護。 為什麼可持續發展對企業重要? 品牌形象提升:實施可持續發展策略的企業能夠提升品牌形象,消費者越來越重視企業的社會責任,選擇那些對環境負責的品牌。 法規遵循:隨著環境保護法規的加強,企業需要遵從相關規範以避免法律風險。 成本節約:透過資源的有效管理和節約,企業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運營效率。 市場競爭力:可持續發展不僅能為企業打開新的市場機會,還能吸引對環境友好的消費者群體。 企業如何實踐可持續發展? 綠色供應鏈:企業應選擇環保材料,優化供應鏈,減少碳排放和廢物。 能效管理:投資於節能設備和可再生能源,減少能源消耗和運營成本。 社會責任:參與社區建設、支持公益項目,增強員工參與感和忠誠度。 創新與技術: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技術,以提升可持續發展的效益,例如利用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優化資源配置。 面臨的挑戰…
電商是什麼?深入了解電子商務的概念與發展 在當今數位化快速發展的時代,電子商務(簡稱電商)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麼,電商到底是什麼?它如何運作?這篇文章將幫助你深入了解這一重要的商業模式。 電商的定義 電子商務是指在互聯網上進行商品和服務的買賣活動。這不僅包括線上商店的銷售,還涵蓋了各種形式的電子交易,如拍賣平台、B2B交易、市場平台等。簡而言之,任何通過電子方式實現的商業交易都可以被視為電子商務。 電商的主要類型 電商可根據交易的參與者分為幾種類型: B2C(商業對個人):企業將產品或服務直接銷售給消費者,例如亞馬遜和淘寶。 B2B(商業對商業):企業之間進行交易,這通常涉及大量的訂單和商業合約,如阿里巴巴。 C2C(個人對個人):個人之間進行買賣,通常通過專門的平台,例如eBay或Facebook Marketplace。 C2B(個人對商業):個人將產品或服務銷售給企業,例如自由職業者在平台上提供服務。 電商的發展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互聯網的普及,電商經歷了快速的發展。從最初的簡單網頁到如今的多媒體平台,購物體驗變得愈加豐富。同時,移動端的崛起使得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購物,改變了傳統的消費模式。 電商的優勢 便利性:消費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購物,而不需要親自到商店。…
2025年電子商務趨勢:未來的商業發展方向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消費者行為的變化,電子商務在過去幾年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對於企業而言,了解未來的電子商務趨勢對於制定成功的商業策略至關重要。本文將探討2025年可能出現的幾大電子商務趨勢。 1. 以客戶為中心的購物體驗 隨著消費者對個性化和即時化需求的提升,企業需更加重視提供以客戶為中心的購物體驗。這包括不僅在產品上進行個性化設計,還要提供量身定制的推薦和廣告,讓消費者感受到貼心的服務。 2.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普及 人工智慧(AI)和機器學習技術將在未來幾年內持續融合進入電子商務。在產品推薦、客戶服務(如聊天機器人)和庫存管理等方面,AI將幫助企業提高效率和改善用戶體驗。 3. 移動商務的持續增長 移動設備的普及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手機進行網購。根據市場研究,预计到2025年,移動端的購物比例將進一步提高。因此,企業需要優化其移動網站和應用程序,以提高用戶友好度和轉換率。 4. 短視頻與直播購物興起 隨著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增強,短視頻和直播購物將成為重要的銷售渠道。品牌可以透過直播來展示產品、與顧客互動,這不僅能提高品牌知名度,還能增強購買慾望。 5.…